
廖玉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副司長
9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指出,要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積極促進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蓬勃發展,推動世界經濟不斷煥發生機活力。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重要的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近年來,我國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建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4.8萬億元,同比增長5.68%;建筑業實現增加值7.09萬億元,占GDP的7.16%。建筑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目前我國建筑業主要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和大規模投資拉動發展,建筑工業化、信息化水平較低,生產方式粗放、勞動效率不高、能源資源消耗較大、環境污染嚴重、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的特殊背景下,建筑業傳統建造方式受到較大沖擊,粗放型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迫切需要通過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走出一條內涵集約式高質量發展新路。
為推動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造方式轉變,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大力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推進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管理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力爭到2025年,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初步建立,推動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龍頭企業,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到2035年,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建筑工業化全面實現,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
為推動上述目標的實現,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推動建筑工業化升級。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近年來,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態勢良好,據統計,2019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4.2億平方米,較上年增長45%,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13.4%。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裝配式建筑也存在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我們要推動建立以標準部品為基礎的專業化、規;、信息化生產體系,持續推動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為特征的裝配式建筑發展。同時,要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充分發揮鋼結構建筑抗震性能優越、平面布置靈活、綠色環保的優勢,在學校、醫院、辦公樓、酒店等公共建筑,以及大型展覽館、科技館、體育館、商場、倉儲設施、立體停車庫、市政橋梁、客運場站等大跨度建筑,鼓勵優先采用鋼結構。同時,要加大鋼結構在住宅、農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二是積極探索研發應用建筑機器人,逐步用機器代替人工建造房子,提升智能建造水平。建筑機器人應用前景廣闊、市場巨大,已經成為全球建筑業關注的熱點。近年來,我國在通用施工機械和架橋機、造樓機等智能化施工裝備研發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在部品部件生產加工的工廠化、智能化水平方面也提高明顯,但在施工現場,建筑機器人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們要推進自動化施工機械、3D打印機等先進制造設備、智能設備及智慧工地相關設備的研發、制造、集成和推廣應用,探索批量應用具備人機協調、自然交互、自主學習功能的建筑機器人,以工廠生產和施工現場關鍵環節為重點,不斷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降低安全風險。
三是加快打造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打通工廠“智能制造”和現場“智能建造”全流程,推進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建筑產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建筑業深度融合形成的關鍵基礎設施,是促進建筑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關鍵支撐,是打通建筑業上下游產業鏈、實現協同發展的重要依托,是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重點內容。我們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發展規劃,引導市場建立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建筑領域的融合應用,研究開發面向建筑領域的應用程序。同時,要大力推廣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加快推進BIM技術在建筑全壽命周期的一體化集成應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共同建立、維護基于BIM技術的標準化部品部件庫,實現設計、采購、生產、建造、交付、運行維護等階段的信息互聯互通和交互共享。試點推進BIM報建審批和施工圖BIM審圖模式,推進與CIM(城市信息模型)平臺的融通聯動,提高信息化監管能力,提高建筑行業全產業鏈資源配置效率。
四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為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要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養和發展的長效機制,打造多種形式的多層次人才培養平臺。大力培養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設計人才,提高建筑行業專業技術人員數字化水平,培養既懂土木建造、又能熟練掌握數字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要加快培育數字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提高建筑工人智能建造技能,加大對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緊缺工種的培訓力度,引導企業培育適應智能建造要求的新型產業工人。同時,要加強后備人才培養,鼓勵引導高等院校開設智能建造和裝配式建筑專業,鼓勵企業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提供人才后備保障。
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是一項復雜且龐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需要不斷探索實踐。要繼續推動試點示范工作,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路徑和模式,加強智能建造及建筑工業化應用場景建設,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啟動之年,我們要總結經驗,謀劃未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信心,攜手共進,奮發有為,為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